熊丙奇(全國知名教育專家、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)
  高考終於落下帷幕,但對更多孩子還在上中小學的家長來說,他們更關心的是,“以後的高考會咋樣考”。
  雖然各省都在等待教育部“總體教改方案”的“第二只靴子”落地,但通過對各省已公佈的招考改革熱點問題的梳理,還是多少能夠辨別出“未來高考”的一些走向。今年高考結束之際,記者專訪了全國知名教育專家、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教授,就目前處於改革拐點的高考進行點評分析,希望能對家長有所裨益。
  ■自主招生
  教育部:全面放開高校自主招生權
  熊丙奇:雙向選擇,才能讓搞貓膩的學校被拋棄
  在高考改革中,未來全面放開高校自主招生權是大勢所趨,但有調查顯示六成受訪家長不信任高校自主招生,超半數受訪者認為“助長不公平”,超過九成被調查的應屆考生和家長希望改革自主招生制度。
  在未來高考中,高校自主招生何去何從?
  “自主招生改革確實是高考改革的大勢所趨,而對目前高校自主招生的不滿,主要原因在於我國目前實行的自主招生並非真正意義的自主招生。我國當前的自主招生存在兩方面很嚴重的問題。”熊丙奇分析,其一,自主招生程序設計錯誤,把自主招生和集中錄取制度嫁接,這導致自主招生並沒有打破單一的分數評價體系,只是高校獲得有限招生自主權,給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學生一定的高考錄取優惠,這樣的自主招生反而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和焦慮;其二,獲得自主招生的高校,沒有深入推進學校治理改革,在國外,大學的行政權和教育權、學術權是分離的,但我國大學實行行政治校,行政主導教育和學術資源的配置,在這種情況下,給予學校自主權,很可能為行政權力製造新的權力尋租空間,這就是社會輿論擔心自主招生滋生高校腐敗的根源所在。
  “符合學生利益的自主招生,必須是學生和學校雙向選擇的自主招生,簡單地說,一名學生可以同時申請若干所大學,拿到若干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再確認大學,賦予學生充分的選擇權。”熊丙奇說,面對學生的選擇,大學必然轉變辦學理念,通過提高教育質量、改善教育服務來吸引生源。同時在招生中,擁有選擇權的學生,也就擁有了監督權和評價權,那些不願意公開招生信息,在招生中搞貓膩的學校,在選擇機制中,會被學生拋棄。
  ■英語咋考
  教育部:英語科目“一年多考”今年出台方案
  熊丙奇:招考不分離,“拿英語開刀”只是情緒發泄
  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此前表示,探索外語科目一年多次的社會化考試,學生可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和次數。而在今年年初,教育部就明確提出高考英語科目有望“一年多考”的改革辦法,如今山東、上海等多個省份已紛紛試點,將高考英語從統一的一年一考變成一年多考制,並表示“實施方案今年出台”。
  在對“英語開刀”的這些年中,改革重點是什麼?僅憑對英語開刀,可以改變“一考定終身”嗎?
  “高考改革拿英語開刀,只是一種情緒發泄。”熊丙奇說,必須註意的是,只對英語科目進行改革,而不整體改革我國的錄取制度——按照學生的高考分數、結合學生的志願依次投檔錄取,基礎教育的應試局面不可能改觀。
  熊丙奇說,英語一年多次考,如果最終的錄取,是將多次考試的最好一次成績計入總分錄取,這就把一考定終身,轉變為多考定終身,而考慮到一分之差就會是上千名考生之差,多次考只會讓英語考試焦慮更嚴重。
  ■異地高考
  教育部:今年年底完成異地高考的具體方案
  熊丙奇:打破集中錄取制度才能根本解決
  教育部要求各省市在今年年底完成異地高考的具體方案,2月20日,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副司長杜柯偉在國新辦發佈會上透露,截止到今年,全國會有30個省(區、市)解決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的問題。而去年已有26個省份解決了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中考的問題。
  熊丙奇說:“異地高考從2013年就開始‘破冰’,但當年異地高考報考考生並不多,只有5000名左右,今年開放的省市進一步增加,人數也增多到56000名。不解決北京、上海、廣東的異地高考問題,異地高考問題就沒有解決。”
  “國家採取由各地自行制定開放門檻的方式,其實是把皮球踢給地方。眼下要解決異地高考問題,應該強化國家統籌的作用,應該由國家層面確定開放的標準,要求各地落實,同時根據各地開放異地高考帶來的高考人數變化,協調高考錄取指標,促進各地錄取指標均衡。”
  熊丙奇建議,要根本解決異地高考問題,應該推進深層次的高考改革,就是打破集中錄取制度,實行全國重點大學不分省市、基於統一測試的自主招生,如此,全國任何地區的考生,都可在當地報考,並用統一成績去申請大學,這就不再存在異地高考,而變為自由高考。
  ■改革走向
  熊丙奇:招考分離、落實高校自主招生應是基本原則
  “過去20年來,我國各地的高考改革可謂風起雲涌,科目從最初的7門,演變為現在的3+1、3+2、3+X等等,很多地方也推出了‘三位一體’(高考成績+大學面試+中學綜合測評)的錄取概念,但由於錄取制度未變,一次次改革的結果使高考焦慮有增無減。”熊丙奇說。
  “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《決定》和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所確定的高考改革思路,高考改革的走向是很清晰的,即打破一考定終身,推進考試招生分離,探索政府宏觀管理、專業機構組織實施、學校依法自主招生、學生多次選擇的考試招生新體系。”熊丙奇說,但從目前各方傳出的高考改革方案設想看,接下來的高考改革,並沒有多少涉及考試招生分離的實質改革,而依舊維持目前的集中錄取制度,在目前集中錄取制度之下,進行科目改革(比如英語改革)、考試次數改革(比如英語一年多次考)、分類改革(技能型高考針對高職院校用“文化課+技能課”成績排序錄取,學術型高考針對普通院校),這些改革看上去動作幅度大,但並沒有調整高考權力和利益結構——還是由政府部門主導方案的設計,還是由政府部門負責考試組織、負責學生投檔——其所能起到的改革效果,不能盲目的樂觀。
  “高考改革的重點不在於考試改革,而在於錄取制度改革,錄取制度不變,不管科目怎麼變、分值怎麼調整、考試次數是否增加,都無法改變基礎教育的應試現實。”熊丙奇說,“我希望教育部發佈的高考改革方案,能以招考分離、落實高校自主招生為基本原則,有實質性突破,而不能還在目前的錄取制度框架內做換湯不換藥的折騰。”
  本報記者 任嬌
  (原標題:高考改革重點不是考試是錄取制度(圖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b00bbfxj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